貪嗔癡慢疑的生活美學

非關宗教,純粹欣賞「貪嗔癡慢疑」的字義,簡單詮釋了其內涵,分享這份美好~

貪——貪愛五欲

對順的境界起貪愛,非得到不可,否則,心不甘、情不願,意指是對於喜好的過分偏執。

《大乘義章》卷五說:「於外五欲染愛名貪。」

嗔——嗔恚無忍

對逆的境界生嗔恨,沒稱心如意就發脾氣,不理智、意氣用事,意指是對於討厭的感受過分偏執。

《大乘五蘊論》中說:「云何為嗔?謂於有情樂作損害為性。」

《成唯識論》中則說:「嗔者,於苦、苦具,憎恚為性,能障無嗔,不安穩性,惡行所依為業。」

痴——愚痴無明

指容易把自已的想法強加到別人身上,並痴迷的迷戀自己,覺得自已就是對的,一相情願地認為事情就會往自已所設想的方向發展,意指固執己見、較勁、不開悟。

也包含不明白事理,是非不明,善惡不分,顛倒妄取,起諸邪行。

也就是說,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實相,而做出貪或者嗔的反應。

《唯識論》卷六中說:「於諸理事迷暗為性,能礙無痴,一切雜染所依為業。」又說:「諸煩惱生,必由痴故。」

慢——驕慢自大

指怠慢、傲慢、輕慢,對外界不敏感,或者對外界沒興趣,只對自已的東西感興趣;或者說是慣性思維,原來我是對的,現在也應該是對的,缺乏激情、缺乏學習精神;看不慣、瞧不起、看不上、不願理。

疑——狐疑猜忌

就是懷疑、疑心重、不信任對方、老疑神疑鬼。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如能將這五字帶進生活,並時時覺察自己有無偏離軌道,並能將這五毒降伏,大概就已經修煉的挺到位的~

修身養性靠的是提醒自覺,需時時覺察自己是否引起了有毒的心思心念,進而操練自己的念頭思維,才能保有正確的行為~

思維正確、行為就會正確,美好的一切,總是在對的路上~

文 #蔡枟桓

圖 #雲王

#一杯咖啡的時間 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2024cafe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桓若雲 的頭像
    桓若雲

    九棟十七樓

    桓若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